南京浦口:“一田一码”精细化管理耕地

分享到:
2025-10-31
A+ A-
摘要 :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,为我们今年秋收增添了底气。”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张圩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玉华感慨地说

  “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,为我们今年秋收增添了底气。”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张圩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玉华感慨地说,这片近2000亩的土地地势平坦、灌溉便利,可建为优质农田,此前却以种植雪松、杨树为主,面临林耕空间错位难题。

  对此,浦口区以开展耕地资源“一田一码”精细化管理试点为契机,推出“直报即审”模式,直击审批层级多、耗费时间长的问题,积极探索该地块林耕置换路径。

  按照工作部署,永宁街道积极行动,2周内完成该地块清表翻耕;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全程跟踪,简化审查环节;调查工作紧锣密鼓开展,从外业举证到通过审核仅用时1周……通过不懈努力,该地块顺利通过市级高标准农田立项评审,为实施林耕置换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  “‘一田一码’的核心是给每块耕地赋予唯一的‘数字身份证’,首先要摸清耕地家底。”浦口分局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科科长任远说。

  今年4月,浦口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协同开展耕地现状补充调查、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菜地调查,查清辖区每块耕地的具体情况,结合林草湿调查监测成果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,同步纳入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。永宁街道形成了覆盖2.94万亩耕地、2.3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0.24万亩标准化菜地的“一本账”,让每块耕地的空间位置、面积、权属、类型、现状等信息都清晰可查,有效解决了“数出多门、账实不符”的问题。

  摸清家底后,还要管好用好。“这次调查如同为浦口区自然资源家底做了一次全面体检,构建起动态更新的‘智慧耕保’数据库,为耕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。”永宁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当数据上图和信息入库后,每块耕地通过赋码,就有了独一无二的“数字身份证”。

  “我们按照‘空间不变、码不变’的原则,让‘码’伴随地块全生命周期。”任远介绍说,如今工作人员用手机扫描二维码,就可实时掌握地块相关信息,实现“一码管地”、精准溯源,为执法、承包、开发等提供了依据。

  同时,浦口区在耕地管理中采用“空地一体”的方式,使用无人机开展定期巡航,对耕地进行全方位、无死角的动态监测,构建起“空中巡查—智能分析—核查反馈”全链条闭环监管模式,极大提升了耕地保护的及时性和问题处置的精准性,推动耕地保护从“人海战术”向“智慧感知”转变。

  从摸清耕地家底到科技赋能监管,浦口区以“一田一码”推动耕地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实践,在当地掀起一场深刻的耕地保护变革。

上一篇 返回列表 最后一篇了
我要评论:  
*内 容:
验证码: 点击刷新换一张
 

共有-条评论

正在加载...